
2025年4月25日,国家质量强国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中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年度报告(2024)》。“报告“分析了2024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从顶层设计、法律法规、行政执法、司法保护、监管服务、宣传引导、国际合作7个方面全面阐述了2024年中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的进展和成效。
“报告”列举了各执法部门在打击假冒工作中的情况,天纵鉴定(SKYLABS)摘选如下:
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等专项行动,共查处相关案件近67.5万件,其中商标侵权、假冒专利案件4.39万件,针对侵权假冒高发多发的重点实体市场开展执法行动约8.8万次;开展价监竞争守护行动,查处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14188件。
全国海关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高风险渠道持续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2024年全国海关共扣留侵权嫌疑货物4.16万批、8160.51万件;海关总署核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2.16万件。
2024年,公安机关全年共立案侦办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犯罪案件3.7万起,集中侦破一批大要案件,彻底铲除一批犯罪产业链条。
检察机关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促进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服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批捕假冒伪劣商品犯罪9177件、15197人,起诉20397件、42221人。
人民法院提升知识产权审判质效,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促推创新成果转化。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审结涉新兴产业案件达1200余件,对恶意侵权情节严重的460起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同比增长44.2%。2024年,人民法院新收第一审知识产权案件47.99万件,同比下降2.08%,审结49.41万件(含旧存),同比增长0.91%。
《中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年度报告(2024)》的电子版分中英文双语已经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公开发布,报告细节可具体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