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官网的回复往往代表政府部门的立场或意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但政府官网的回复通常并不构成法律、法规或规章等立法性文件。它们更多地是政府部门对特定问题或情况的解释、说明或指导,而非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规范。

天纵君对一些特定的问题,平时也会经常翻看政府官网的群众留言答复、局长信箱等栏目,以便更好的解读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及释明相关政策。但此种答复,有无法律效力呢?能否作为行政执法的依据呢?天纵鉴定(SKYLABS)注意到,北京高院的一个相关案例。
相关案例
台州某公司因建设项目选址问题,多次通过生态环境部官网“部长信箱”咨询政策。后该公司认为生态环境部在信箱中对“重新选址”的解读导致其损失超500万元,该公司遂以“回复内容违法”为由起诉生态环境部,要求确认回复违法。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行政裁定书(2024)京行终4024号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第四项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第十项、第六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已经立案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本案中,案外人杨某通过部长信箱向生态环境部提出咨询问题,生态环境部在该信箱中以《回复》形式予以回应。“部长信箱”的设立在于受理公众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的意见、建议、听取民意,回应社会关切问题,该信箱是一种便民利民的机制和途径;生态环境部《回复》内容系就案外人咨询的有关建设项目选址问题所作的一般性政策解读,不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且《回复》并非针对某某公司或特定建设项目地点变化是否属于“重大变动”出具的认定意见,该《回复》对某某公司的权利义务未产生实际影响,故某某公司所提起的诉讼不符合法定的起诉条件,依法应予驳回。
天纵点评
政府官网作为官方信息发布平台,其发布的回复内容通常具有官方性质。这些回复往往代表政府部门的立场或意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政府官网的回复内容通常并不构成法律、法规或规章等立法性文件。它们更多地是政府部门对特定问题或情况的解释、说明或指导,而非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规范。
但诉讼或仲裁等法律程序中,政府官网的回复内容可能作为证据被提交。虽然它们本身不是法律规范,但可以作为证明政府部门立场、意见或承诺的依据,从而对法律程序的进行和结果产生影响。